多肉植物叶片发黄、脱落通常由以下原因引起,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排查和调整养护方法:
1. 浇水不当
浇水过多:多肉耐旱怕涝,积水会导致根系缺氧腐烂,叶片发黄变软、一碰就掉。
处理:
立即停止浇水,脱盆检查根系,剪除发黑/腐烂的根部。
用多菌灵浸泡消毒后,晾根23天,换用透气颗粒土(如泥炭土+70%颗粒)重新上盆。
后续浇水遵循“干透浇透”原则,春秋生长季1015天一次,夏季冬季适当控水。
长期缺水:过度干旱时,多肉会消耗底部老叶维持生存,导致叶片干瘪发黄。
处理:
逐步补水,避免一次性大水浇灌(易导致裂叶)。
浸盆法补水:将花盆浸入水中10分钟,让土壤缓慢吸足水分。
2. 光照不足
症状:植株徒长(茎秆细长)、叶片间距拉大、颜色褪绿变黄。
处理:
逐渐增加光照,避免突然暴晒(易晒伤)。
每天保证46小时直射光,夏季高温时需遮阴(避免正午强光)。
室内养护可补光灯辅助。
3. 土壤板结或透气性差
症状:土壤硬化、排水不良,根系无法呼吸,叶片萎蔫发黄。
处理:
换用多肉专用土,配比建议:泥炭土/椰糠(30%) + 颗粒(70%,如火山岩、麦饭石、蛭石)。
每年春季或秋季换盆一次,修剪老化根系。
4. 温度不适
高温高湿:夏季闷热易导致黑腐、化水,叶片发黄脱落。
处理:加强通风,控水断肥,遮阳网遮阴(30%50%)。
低温冻伤:温度低于5℃时叶片变透明、化水。
处理:移至温暖处(10℃以上),冻伤叶片及时摘除。
5. 病虫害
根粉蚧/蚧壳虫:吸食汁液导致叶片发黄,根部可见白色絮状物或虫体。
处理:
修根后浸泡护花神溶液,换新土上盆。
定期埋小白药(呋虫胺)预防。
真菌感染(如黑斑病):叶片出现黄斑、黑斑并蔓延。
处理:摘除病叶,喷洒代森锰锌或百菌清,加强通风。
正常代谢:底部少量老叶自然消耗发黄,属正常现象,及时清理即可。
施肥过浓:烧根导致叶片发黄,需用清水冲洗土壤或换土。
环境突变:新购多肉或换环境后应激反应,保持通风、散射光缓苗。
1. 检查盆土湿度(手指插入土中2cm,若潮湿则暂停浇水)。
2. 观察叶片状态:
叶片透明化水 → 过度浇水/冻伤。
叶片干瘪皱缩 → 缺水或根系损伤。
3. 检查根系是否健康(白色为健康,黑色/褐色需修剪)。
4. 确认光照和通风条件是否达标。
若无法自行判断,可提供多肉照片及养护环境(如浇水频率、光照时长等),进一步分析原因。
优秀创作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