蝴蝶兰在花期出现叶子变黄的情况,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。需要根据具体表现逐一排查,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。以下是常见原因及处理方法:
表现:底部的老叶逐渐变黄并干枯,新叶正常。
原因:蝴蝶兰生长过程中,老叶会自然代谢脱落,尤其是花期植株会将养分优先供给花朵。
处理:无需特别处理,待叶片完全干枯后轻轻剪除即可。
表现:
浇水过多:叶片发黄伴随软烂,根系变黑、腐烂。
浇水过少:叶片干枯变黄(从叶尖开始),根系干瘪。
处理:
烂根处理:脱盆检查根系,剪除腐烂部分,用多菌灵消毒后换新水苔,控水保持通风。
缺水处理:逐步增加浇水频率,保持水苔微潮但不积水(夏季23天一次,冬季710天一次)。
表现:
强光暴晒:叶片出现黄色晒斑或整体发黄。
光照不足:叶片颜色变浅、发黄,植株瘦弱。
处理:
移至散射光充足处(如东向或北向窗边),避免正午直射光。
光照不足时可补光灯辅助,每天光照68小时。
表现:
缺氮/镁:老叶均匀发黄。
肥害:叶尖或边缘焦黄。
处理:
花期施肥:使用磷钾肥(如花多多2号),稀释至1/4浓度,每2周一次。
肥害处理:用清水冲洗水苔,暂停施肥12个月。
表现:
低温:叶片突然发黄脱落(温度低于15℃易发生)。
干燥:叶尖干枯发黄,伴随新叶皱缩。
处理:
保持温度在1828℃,远离空调出风口或暖气。
湿度控制在5070%,可通过托盘垫湿石或加湿器调节。
表现:
根腐病/叶斑病:叶片出现黄斑、黑斑,逐渐扩散。
红蜘蛛/介壳虫:叶背有虫或网状物,叶片局部发黄。
处理:
剪除病叶,喷洒杀菌剂(如多菌灵)或杀虫剂(如阿维菌素)。
隔离病株,加强通风。
1. 检查根系:脱盆查看是否烂根,修剪消毒后换盆。
2. 调整环境:移至通风、散射光处,稳定温湿度。
3. 暂停施肥:黄叶期间停肥,恢复后再薄肥勤施。
4. 减少刺激:花期避免频繁移动花盆或改变环境。
浇水原则:水苔干到八九成时浇透,避免积水。
定期施肥:生长期用均衡肥(如花多多1号),花期转高磷钾肥。
清洁叶片:定期用湿布擦拭叶片,减少病虫害。
通过以上措施,蝴蝶兰的黄叶问题通常能得到改善。若黄叶伴随花朵早凋,可能是植株消耗过大,可剪除部分花箭减少负担。
优秀创作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