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米下部叶片发黄干枯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,需结合具体症状和田间管理情况综合判断。以下是常见原因及应对措施:
表现:玉米生长中后期,底部老叶逐渐黄化、干枯,但上部叶片正常。
处理:无需处理,属正常新陈代谢,及时清理枯叶即可。
1. 积水涝害
症状:叶片黄化伴随萎蔫,根系发黑腐烂。
措施:
及时开沟排水,中耕松土。
喷施叶面肥(如磷酸二氢钾)增强抗逆性。
2. 干旱缺水
症状:叶片卷曲、干枯,由下向上发展。
措施:
及时浇水,保持土壤湿润(尤其抽穗期和灌浆期)。
覆盖秸秆或地膜减少水分蒸发。
1. 缺氮(N)
症状:老叶均匀黄化,植株矮小。
措施:追施尿素(1015公斤/亩)或喷施1%尿素溶液。
2. 缺钾(K)
症状:叶尖及边缘黄化焦枯,呈“火烧状”。
措施:追施硫酸钾(510公斤/亩)或喷施0.3%磷酸二氢钾。
3. 缺镁(Mg)
症状:叶脉间黄化,条纹状。
措施:喷施1%2%硫酸镁溶液,7天一次,连续23次。
1. 病害(如大斑病、小斑病)
症状:叶片出现褐色或灰褐色病斑,逐渐扩大导致干枯。
措施:
及时摘除病叶,集中销毁。
喷施苯醚甲环唑、吡唑醚菌酯等杀菌剂,710天一次。
2. 虫害(如蚜虫、红蜘蛛)
症状:叶片背面有虫体或蛛网,伴随黄化卷曲。
措施:喷施吡虫啉、阿维菌素等杀虫剂,重点喷施叶背。
1. 药害/肥害
症状:喷药或施肥后突发黄叶,伴随灼伤斑。
措施:立即喷清水稀释,追施芸苔素内酯缓解药害。
2. 土壤板结
症状:根系发育不良,植株瘦弱。
措施:中耕松土,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。
1. 观察诊断:确认黄叶是否仅限下部老叶,上部叶片是否健康。
2. 田间检查:挖取根系查看是否腐烂,检查叶片背面是否有病虫害。
3. 土壤测试:有条件可检测土壤pH值及养分含量,针对性施肥。
4. 预防为主:合理轮作,播种前深翻土壤,选用抗病品种。
提示:若黄叶迅速蔓延或伴随大面积萎蔫,建议联系当地农技部门实地诊断,避免误判延误防治时机。
优秀创作者